学校首页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师资队伍
队伍简介
高层次人才
教学名师
博导
硕导
教授
副教授
科研与学科
研究所
科研统计
科研动态
学术讲座
科研管理
文件下载
本科教育
专业设置
培养方案
教学动态
教学文件
精品课程
实训中心
研究生教育
硕士点介绍
工作动态
招生信息
培养方案
研究生教学管理
研究生实践基地
文件下载
党群建设
学习动态
组织建设
文件下载
学生工作
学工新闻
团学组织
阳光助学
创业就业
规章制度
荣誉榜
文件下载
网站首页
>
学院新闻
我院徐永智教授在学校“科大职工好家风故事”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作者: 时间:2020-10-05 点击数:
编者按:
为进一步提高女教职工素质和品位,弘扬和传承优秀家风,传播正能量,引领女教职工干事业、创实业、兴家业,让优秀的家风故事带动学风和教风,促进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校工会开展了“阅读强素质 建功黑科大”活动,在此基础上,举办了“科大职工好家风故事大赛”。从即日起,校工会微信公众号将陆续推送“科大职工好家风故事”集锦,集中展现科大女教职工在推动学校发展、助推龙江振兴,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爱岗敬业、精准育人的时代风采,让全校教职工一起分享好家风故事的精神魅力。
“科大职工好家风故事大赛”一等奖
经济学院 徐永智
有一句犹太谚语说的好:“教育好孩子比拥有亿万财富更加宝贵”。对于每个家长来说,都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说实话也真的很难教育,独生子女最大的问题就是娇生惯养。我家是男孩,我觉得男孩子就应该有阳刚之气,有责任感,如果家长对男孩娇生惯养的话,就会使孩子变得越来越无情和无能。所以,为了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小男子汉,我首先改变了家庭教育的观念,对孩子实施了“放养”式教育。所谓“放养”,就是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锻炼他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他对家庭、社会以及自身的责任感。
“放养”式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放”。“放”就是放手,就是让孩子独立,家长不包办代替,该他自己做的事情都要他自己去做。有了独立意识,责任意识才能形成。第二,才是“养”。“养”就是指导。比如放羊,羊到哪儿去吃草,是有牧羊人指导的。家长不可放松指导的责任。既要“放”,还要“养”,这两点都是不可或缺的。
在“放养”的过程中,我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现在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一、允许孩子失败,“跌到了,爬起来”,孩子心灵的成长需要磨难!
孩子需要坚强,因为未来等待他的世界不光有阳光雨露,还有风霜雨雪。人要经历磨难之后方能成大器。
在小学的时候,我儿子在工大俱乐部学习打乒乓球,那里经常组织学员们比赛。学员中有很多成年人,无论年龄大小,都混在一起参加比赛。我儿子的技术在当时的学员中是不错的。所以,刚开始的时候,他经常赢,赢了就非常开心。有一天,来了个阿姨,技术相当好,跟他对打了三局,他都输了,小脸马上就阴沉下来,嘴巴一撅不高兴了,到后来干脆就大哭起来,一摔球拍,说“我再也不比了!”。这件事让我看到孩子身上的不足,赢得起,输不起。心里承受能力弱,承受不了失败和挫折。我深知,一个人要想成功,必须要拥有一颗坚强的心,拥有良好的承受失败与战胜挫折的能力,拥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毅力,拥有不向失败屈服的精神。
为了锻炼孩子的抗挫折能力,那个冬天,我经常领儿子到师大的冰场去练习滑冰。哈尔滨的冬天可真不含糊,那真是冰天雪地、天寒地冻。有时候,偌大的冰场就剩下我们娘俩在寒风中练习。我陪着孩子,鼓励着孩子,孩子一次次跌倒,摔得我都很心疼。但儿子每次跌倒,我都大声喊“没什么,儿子,跌倒了,爬起来!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 “跌倒了,爬起来,爬起来,你就赢了,你就知道什么叫‘胜利’了!”就这样,我的儿子学会了滑冰,学会了自己跌倒要自己爬起来的道理。
在初一的一次月考中,我儿子考的非常不理想,名次一下子退后了十多名,他自己没想到会考的这么差,成绩发表后,他整个人都非常沮丧。我了解完情况后,对儿子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再了不起的将军都有打败仗的时候。你现在只是暂时的失败,只要你有勇气,你仍然能打胜仗,仍然能当将军。人最怕的是自己倒下去,别人的看法或议论都不是最要紧的。”我给他讲了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的故事,并让他记住居里夫人的名言:“我的最高原则: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
儿子被居里夫人的故事所感动,经过反思,儿子跟我说:“妈妈,我这次没考好,也是件好事,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缺点,我以后一定改掉马虎不认真的毛病。”我说:“好啊,应该知耻而后勇”。儿子说:“我一定做到!”然后,就精神饱满地去写作业了。
没有经历过饥饿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饱;没有经历过寒冷的人,不知道什么叫温暖;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知道什么叫幸福。古人说的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世界上凡是成绩卓著的人,都是身经磨砺,百炼成钢的。我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经历失败,在挫折中奋起。我不祈望孩子一生中不遇到困难,惟愿他有一颗能够战胜困难的坚强的心!
二、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在纠错中成长!
孩子小的时候,在刚会冒话,会叫“爸爸”“妈妈”的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开心极了!尽管孩子吐字不清,磕磕巴巴的,但还是觉得小家伙聪明的不得了,甚至觉得孩子可能是神童,总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好。在孩子蹒跚学步的时候,尽管孩子站立都不稳,摇摇晃晃的一步一步往前挪着走,我们也并不觉得慢,我们甚至还会想象孩子会不会是将来的世界冠军呢。那个时候,作为家长的我们,对孩子有极大的耐心,对孩子的未来充满了期待和希望。但是,当我们的孩子长大后,我们对孩子却没有了当初的耐心,不允许孩子犯错,孩子犯一点错都要大声训斥,“你怎么能这样呢……”“你看看谁谁谁家的孩子,哪像你……”诸如此类。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小孩子不就是在磕磕绊绊中学会走路的吗?我们做家长的应该降低目标和期望值,不要过于苛求,应该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在纠错中逐渐成长!
有这样一件事,我是记忆犹新的。
为从小培养儿子的自立,他自己的事情都让他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做得好的我会奖励,比如:
考试打满分了,老师表扬了,等等,都要记录下来,奖励1-5元不等。
如果帮助做家务活,比如:
拖地板等也有奖励,另外,每月还有50元的零花钱。
加上过年的“压岁钱”,这样,他自己就有了一笔不小的积蓄。
但他自己“辛苦”赚来的钱,他是舍不得乱花的。
记得还是儿子在初一的时候,孩子们都喜欢腾讯网上的QQ,养个可爱的宠物小企鹅,还互相介绍经验如何如何养。QQ小企鹅要想成长的快,就要充值,升级才快。还有就是开个农场偷菜什么的,也是充值就升级的快。可是,花他自己“小金库”的钱他实在是太心疼了,跟我说,我又不会同意。怎么办呢?他冥思苦想没有结果,可巧,一天,他在网上看到一条信息,可以用家里的电话打16885885充值,费用从电话费中扣除,不用他自己花钱,爸爸妈妈还不知道,这多好啊!他喜出望外,高兴极了,干脆就来个自作主张,于是,就采取了这个“聪明”的做法。时隔不久,电话局就催我缴费,说欠费了,我一想,不对啊,我刚交完电话费没几天啊,怎么能欠费呢?我决定到电话局查个清楚。工作人员听了我的叙述,查了一下电脑资料,然后问我:“你家是不是有上学的孩子啊?”我说“对啊,有,初一了。”他说“你回去问问他是不是用电话费充Q币了?”然后,给我打印了话费的单据,上面显示先后2次充值,每次充100元。我看着单据,简直是怒火中烧,心想:“居然背着我干这种事!哼,看我怎么收拾你!”。我准备儿子放学一回到家,就开审。等啊等,孩子终于放学了,他欢天喜地的进了家门,高兴的喊:“妈,我回来了!”然后,就兴奋地给我讲班级有趣的事情。看着孩子单纯的笑脸,我心中汹涌的波涛慢慢平息下来,我劝自己要冷静,不要发雷霆之怒,还是应该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晚饭后,我就开始跟儿子谈心,儿子承认是打家里电话充值了Q币200元。我说“儿子啊,你知道吗?不要觉得这件事爸爸妈妈都不知道你就可以没有约束,随心所欲。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你要做个诚实守信、品行好的孩子,将来才能做一个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儿子听了我的话,说:“妈妈,我错了。”我说:“做了坏事就要受到惩罚,你花了不该花的钱,这钱要你自己付。”儿子从他那“小金库”里支付给我200元钱时,心疼的什么似的。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发现孩子有类似的毛病。
三、“儿子,你真棒!”为孩子的成功“喝彩”!
孩子的成长需要肯定!
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父母若期望孩子成人、成才、成功,最佳的办法就是:永远做孩子的欣赏者,培养孩子的自信,欣赏孩子的才华。
“儿子,你真棒!”这句话,正是开启男孩心灵宝藏的一把金钥匙。
我的儿子小时候十分胆小。因为我和爱人工作都非常忙,孩子就送到农村爷爷奶奶家里。等“五一”放假,我去看儿子时,发现他一见到陌生人,就瞪着大眼睛躲到奶奶身后。领他到田地里去玩儿,见到青蛙一蹦一蹦的,他也害怕的躲起来。我心想:这哪儿行呢?要是这样胆小,将来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我决定把孩子和爷爷奶奶都接回哈尔滨,我要锻炼孩子大胆起来。第一项训练计划就是学游泳。我领儿子到游泳馆,先看教练教别的孩子。当时,有个孩子也胆小,就是不敢下水,那个教练可不管三七二十一,一脚把那个小孩给踹下水了,那个孩子大概是呛水了,后来,上来了还哇哇哭。我儿子一看这架势,说什么也不跟教练学游泳了。没办法,我只好充当“教练”了。最开始时,给儿子身上系上飘带,孩子每往前游一段,我都大声说:“儿子,太棒了!游的真好,加油!”慢慢的,儿子就可以离开我在远处游了,还笑嘻嘻的在远处冲我挥手。再后来,就可以不用飘带了,再后来,就像鱼儿一样可以在泳池里自由的蛙泳、仰泳了,一会儿扎猛子到泳池最底下,一会儿又跳窜上来。再后来,我就甘拜下风,游不过儿子了。那年暑假,我们全家去大连玩儿,儿子在大海里畅游的身影,让我真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从前总躲在大人身后的胆小的孩子!我为儿子的成长而高兴!
儿子从学会游泳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不再胆小了。在47中学艺术节搞的庆祝活动中,班级排练了很精彩的节目在大会上表演。其中,我儿子是作为四人小组进行了滑旱冰表演。看着孩子眉飞色舞的讲着他们如何穿着旱冰鞋跳跃、滑行、手举彩带在空中飘扬,孩子的脸上洋溢着自信和骄傲的神情,他已经开始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我说:“儿子,好样的!你真棒!”
当年7月初,正值孩子期末考试前夕,我出差了半个多月,我有点担心孩子的学习。我不在家,儿子会怎样呢?一天晚上,突然,手机进了一条短信,儿子告诉我说:“老妈,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们模拟了一次考试,我数学打94,满分是100,我第三名”,我回短信:“宝贝,你太棒了!妈妈为你骄傲!再接再厉哦!争取期末好成绩!”又过了两天,又接到儿子短信:“老妈,我们又模拟了一次数学考试,我打104,满分是110,我和邢益铭并列第一”。我回短信:“太棒了!儿子!妈妈真为你骄傲!妈妈就相信你一定是最优秀的!欧耶!”
这就是孩子,你说他行,他就行;你说他不行,他就不行。你为他喝彩,他会给你一个又一个惊喜;你说他不如别人,他会用行动证明他真的很笨。家长们就是这样用语言来塑造自己的孩子的。
成长中的孩子,最缺少的是“观众”。如果有人欣赏自己,他就会劲头十足。家长要做孩子忠实的观众,为孩子的每一次成功喝彩!
四、要学会享受儿子的爱
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爸爸妈妈总是习惯于给孩子施爱,心甘情愿给孩子当“保姆”,觉得自己给孩子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这虽然说体现了父母的无私和奉献精神,但往往效果并不好,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变得依赖性越来越强,有的甚至变得无情又无能。
这一点,我深有感触。
我叔叔家的孩子-----我的堂妹就是个反面的典型例子。
堂妹小时候,我婶婶就特别溺爱,长大了也什么都不让干。她考上大学后,自己不会洗衣服,不会跟别人交往,生活能力很差。这让堂妹在大学的日子很不好过,她就曾对我抱怨过她妈妈为什么以前不让她多做事情,多干点活,什么事都由妈妈包办代替了,结果自己什么都不会,让同学们笑话,她挺恨她妈妈的。
婶婶的过分呵护,甚至溺爱,变成了对堂妹的过度保护,成了堂妹成长的阻力,结果,使原本“我能行”的堂妹,变成了“我不行”的堂妹,干什么都没有自信。
这是发生在我亲人身上的真实故事。这教训对我刻骨铭心,因为我也“深受其害”。堂妹大学毕业留在哈尔滨工作后,叔叔和婶婶都在外县,很多事情自然就都落在了我这个姐姐的肩上。她处理问题的能力和生存的能力让我哭笑不得,我有时候都怀疑这怎么可能是大学毕业生呢?生存能力和待人接物能力极差,这也让我的堂妹在工作后吃尽了苦头。追根溯源,这一切都是她妈妈当初不当的爱造成的恶果。
有了这反面的例子,我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就格外注意培养他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和情商。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动做,班级的事情抢着做。
小学时,我的儿子已经基本能够离开我独立生存了。上学和放学都不用接送,所有和学习有关的事情都自己独立完成,买东西还会跟别人讲讲价呢。在家里,能帮助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在班级里,热爱劳动,无论扫除还是扫雪,都不怕脏不怕累,重活累活抢着干;跟我到超市买东西,重的东西总是他抢着拎,这使他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男子汉!
儿子有一件事做的让我很感动。
那还是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儿子随班级的“精英”们一起,在班任的带领下,去了北京,参观了很多地方,还登上了长城。那是他第一次离开家,独自出门。走的时候,我给孩子带了100元零花钱。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儿子从北京回来时,居然给家里每个人都买了礼物。儿子给我买了个紫色的小手镯,我非常喜欢,当宝贝一样珍藏起来。小小的手镯,并不值钱,但这毕竟是儿子对妈妈的一颗爱心!这颗爱心是稚嫩的,你在乎它,它就会长大;你忽视它,它就会枯萎;你打击它,它就会死去。如果想拥有一个爱你的孩子,就一定要在乎它、呵护它,精心培育它。在那一瞬间,我感受到了做妈妈的幸福,我心里美滋滋地想:“有个儿子真好!”
孩子的爱,常常表现在细微之处,它或许不像100分那么现实,但却是人生路上的丰碑,是父母亲辛苦付出后最殷实的收获。而家长一味向孩子施爱,孩子并不觉得甘甜,更不懂得珍惜,一旦父母学会接受孩子的爱,孩子的价值得到了体现,他内心才会产生无比的快乐和自豪感!
儿子初中毕业以后,15岁就离开家,独自一人到加拿大留学,高中毕业后,以各科最低95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加拿大综合排名第一的多伦多大学工程系,学业成绩优秀,学年前四,被称“学霸”。每年都给学弟学妹辅导讲课,深受欢迎。参与校内校外很多有意义的活动,增长了才干和智慧。同时,结识了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阳光有朝气,积极进取。
现在,儿子长成大小伙子了,能够自立了,凡事都能自己处理妥帖,不用我操心,我非常高兴。好的孩子就是父母的财富,我现在也可以美美的享受宝贝儿子给予我的爱啦。
徐永智老师和儿子(现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生)
上一篇:
经济学院召开线上2020级新生家长见面会和第一次班会
下一篇:
经济学院掀起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热潮
友情链接
/LINK
Copyright©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