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硕士​培养方案

作者: 时间:2018-08-29 点击数:

Master of Finance025100

一、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拥有较强的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能适应金融领域的工作需要。

2、具备扎实的金融业经营管理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金融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运用外语工具从事金融实践或管理工作。

4、适应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培养方向

1、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综合运用金融机构、企业经营与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融资租赁、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形态变化、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等,金融监管,与金融相关的其他法规制度等。可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从事各类具体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营销、综合业务管理及其辅助性的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证券投资与资本运作

综合运用证券投资、资本市场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企业上市重组、企业兼并与收购、股权资本运作、股份回购与可售回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重组、企业破产重组等。可为哈尔滨新区建设中新增金融机构、对拟上市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召开银企对接、为区内企业提供的贷款及提升金融机构满意度提供相应的金融人才支撑。

3、国际金融

综合运用区域金融、国际金融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国际直接投资、外汇交易实务、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国际资产组合投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离岸金融市场等,可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培养熟悉和掌握国际金融操作规则的高端应用人才。

4、能源金融

综合运用能源经济学、能源金融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能源交易、能源投融资、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机制、能源金融安全等,特别是能源期货、能源区块链、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支持等重点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黑龙江省能源产业和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三、学习方式与年限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为2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和必修环节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选修课、补修课和必修环节五部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

1、公共课程

政治理论(4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学分)

基础外语(3学分)

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一外国语(俄语)

2、专业基础课程

金融理论与政策(3学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3学分)

投资学(3学分)

衍生金融工具(3学分)

3、选修课

1)必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1学分)

科技写作 1学分)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英语),计成绩,不计学分。

2)自选课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2学分)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2学分)

金融数据分析2学分)

金融监管2学分)

公司金融2学分)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2学分)

量化投资2学分)

互联网金融2学分)

行为金融学2学分)

财务报表分析2学分)

能源金融专题2学分)

固定收益证券2学分)

保险经济学2学分)

计量经济学2学分)

金融法2学分)

博弈论2学分)

外汇交易实务2学分)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1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创新培养实践课(数学建模)2学分)

创新培养实践课(金融模拟)2学分)

  1. 补修课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学院安排上课,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中,但不计学分。

    经济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货币银行学

    证券投资学

    5、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应修满7学分,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外文应用,具体为:

    1)开题报告(1学分)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进行开题。开题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9月份完成。开题报告字数6千字以上,参考文献30篇以上,其中应有国外文献,近五年文献所占比例不少于10%。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教材、手册等可写入参考文献,但不计篇数。具体要求参照《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规定》。

    2)学术活动(1学分)

    参加5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1次以上学术报告。研究生提交“学术活动记录本学术报告情况表,由校内导师导师评定成绩,培养单位汇总上交研究生学院。

    3)专业实践(4学分)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应届本科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每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根据专业实践内容,提交学习计划,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由实践单位指导教师及校内导师评定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分。

    4)外文应用(1学分)

    翻译导师推荐的本学科外文期刊论文3篇,译后字数不少于1.5万中文字。

    五、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协助指导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

    4、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依托校级实习基地、校级产学研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场所,注重从理论分析能力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5、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导向,可采用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多种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被引用文献和数据明确标注,论文总字数不少于4万字,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详见《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试行)》。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等各环节任务并获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黑龙江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达到申请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授予金融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S100003

第一外国语(英语)

54

3.0

12

外国语学院

1

S130002

第一外国语(俄语)

54

3.0

12

国教学院

S16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

马克思学院

S1621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2

2.0

1

马克思学院

专业

基础

课程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经济学院

考试

S15000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18

1.0

1

研究生学院

S152001

心理健康教育

18

1.0

2

研究生学院

S150001

科技写作

18

1.0

2

学术理论研究部

S100002

第二外国语(英语)

36

0

13

外国语学院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

学生必须选修。

计成绩,不计学分

S192101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6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8

金融数据分析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9

金融监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11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12

量化投资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3

互联网金融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4

行为金融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4

财务报表分析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5

能源金融专题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8

固定收益证券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9

保险经济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0

计量经济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1

金融法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2

博弈论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24

外汇交易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2107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

18

1.0

2

经济学院

S16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

马克思学院

S192106

创新培养实践课(金融模拟)

54

经济学院

竞赛类

经济学原理

36

1-2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

学生必修;计成绩,

不计学分;由导师指定3

会计学原理

36

1-2

货币银行学

54

1-2

证券投资学

54

1-2

开题报告

1.0

3

经济学院

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

1.0

1-6

经济学院

专业实践

4.0

3-6

经济学院

外文应用

1.0

1-6

经济学院

金融硕士(02510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1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2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3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4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5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6

S192104

财务分析报表

36

3.0

2

7

S190006

金融机构与经营管理

36

2.0

1

8

S190008

金融数据分析

36

2.0

1

9

S190009

金融监管

36

2.0

1

10

S190011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

36

2.0

1

11

S190012

量化投资

36

2.0

2

12

S190014

行为金融学

36

2.0

2

13

S190018

固定收益证券

36

2.0

2

14

S190019

保险经济学

36

2.0

2

15

S190020

计量经济学

36

2.0

2

16

S190021

金融法

36

2.0

2

17

S190022

博弈论

36

2.0

1

18

S190024

外汇交易实务

36

2.0

1

19

S192107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

18

1.0

2

20

S192101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36

2.0

1

21

S192103

互联网金融

36

2.0

2

22

S192105

能源金融专题

36

2.0

2

23

S192106

创新实践课程(金融模拟)

54

24

S192181

开题报告

1.0

3

25

S192182

外文应用

1.0

1-6

26

S192183

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

1.0

1-6

27

S192184

专业实践

4.0

3-6


金融硕士(0251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1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2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3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4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5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6

S192104

财务分析报表

36

2.0

2

 

 

以上内容根据金融教指委规定核心课程六选四,剩余课程加入选修课中。

 

 

 

 

 

 

 

 

 

 

 

 

 

 

 

 

金融

Master of Finance025100

一、培养目标

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具有扎实的经济、金融学理论基础,富有创新和进取精神,拥有较强的金融实际工作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金融专业人才。具体要求: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能适应金融领域的工作需要。

2、具备扎实的金融业经营管理理论基础与技能,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具有较强的获取知识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金融问题。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金融领域的外文资料和撰写论文的外文摘要,并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能运用外语工具从事金融实践或管理工作。

4、适应金融科技的未来发展,具有较强的信息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培养方向

1、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综合运用金融机构、企业经营与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商业银行、证券、基金、信托、融资租赁、保险等金融机构的形态变化、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等,金融监管,与金融相关的其他法规制度等。可为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从事各类具体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营销、综合业务管理及其辅助性的内部风险管理与控制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2、证券投资与资本运作

综合运用证券投资、资本市场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企业上市重组、企业兼并与收购、股权资本运作、股份回购与可售回股票、可转换公司债券、债务重组、企业破产重组等。可为哈尔滨新区建设中新增金融机构、对拟上市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召开银企对接、为区内企业提供的贷款及提升金融机构满意度提供相应的金融人才支撑。

3、国际金融

综合运用区域金融、国际金融理论和方法,主要研究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区域金融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国际直接投资、外汇交易实务、外汇衍生产品市场、国际资产组合投资、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离岸金融市场等,可为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培养熟悉和掌握国际金融操作规则的高端应用人才。

4、能源金融

综合运用能源经济学、能源金融理论与方法,主要研究能源交易、能源投融资、金融支持能源产业的机制、能源金融安全等,特别是能源期货、能源区块链、碳达峰碳中和的金融支持等重点领域,为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黑龙江省能源产业和企业提供人才支撑。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

采用脱产与非脱产结合的方式,学习年限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和必修环节包括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选修课、补修课和必修环节五部分。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42学分,其中必修课1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16学分,必修环节7学分。

1、公共课程

政治理论(4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2学分)

基础外语(3学分)

第一外国语(英语)、第一外国语(俄语)

2、专业基础课程

金融理论与政策(3学分)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3学分)

投资学(3学分)

衍生金融工具(3学分)

3、选修课

1)必选课

心理健康教育(1学分)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1学分)

科技写作 1学分)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者,必须选修第二外国语(英语),计成绩,不计学分。

2)自选课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2学分)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2学分)

金融数据分析2学分)

金融监管2学分)

公司金融2学分)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2学分)

量化投资2学分)

互联网金融2学分)

行为金融学2学分)

财务报表分析2学分)

能源金融专题2学分)

固定收益证券2学分)

保险经济学2学分)

计量经济学2学分)

金融法2学分)

博弈论2学分)

外汇交易实务2学分)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1学分)

自然辩证法概论1学分)

创新培养实践课(数学建模)2学分)

创新培养实践课(金融模拟)2学分)

4、补修课

对缺少本学科本科层次专业基础的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生的主干课程。补修课程列入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由学院安排上课,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并计入学生的成绩单中,但不计学分。

经济学原理

会计学原理

货币银行学

证券投资学

5、必修环节

必修环节应修满7学分,包括开题报告、学术活动、专业实践、外文应用,具体为:

1)开题报告(1学分)

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后,进行开题。开题工作一般在第三学期9月份完成。开题报告字数6千字以上,参考文献30篇以上,其中应有国外文献,近五年文献所占比例不少于10%。本学科的基础和专业教材、手册等可写入参考文献,但不计篇数。具体要求参照《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规定》。

2)学术活动(1学分)

参加5次以上由导师安排的学术活动,并作1次以上学术报告。研究生提交“学术活动记录本学术报告情况表,由校内导师导师评定成绩,培养单位汇总上交研究生学院。

3)专业实践(4学分)

在金融机构或政府及企事业单位的金融工作岗位实习不少于3个月,应届本科专业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每名专业学位研究生需根据专业实践内容,提交学习计划,撰写专业实践总结报告,由实践单位指导教师及校内导师评定成绩,合格后取得学分。

4)外文应用(1学分)

翻译导师推荐的本学科外文期刊论文3篇,译后字数不少于1.5万中文字。

五、培养方式

1、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2、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教学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协助指导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

4、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依托校级实习基地、校级产学研基地为研究生提供专业实践场所,注重从理论分析能力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5、注重职业道德培养。

六、学位论文

1、学位论文应强化应用导向,可采用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多种形式,重在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观点正确、条理清晰、论据可靠、论证充分、推理严谨、逻辑性强、文字通顺。被引用文献和数据明确标注,论文总字数不少于4万字,学位论文撰写要求详见《黑龙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定(试行)》。

七、毕业及学位授予

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等各环节任务并获得规定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经黑龙江科技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达到申请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授予金融硕士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课内/实验

学分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

备注

S100003

第一外国语(英语)

54

3.0

12

外国语学院

1

S130002

第一外国语(俄语)

54

3.0

12

国教学院

S16000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0

1

马克思学院

S16210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32

2.0

1

马克思学院

专业

基础

课程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经济学院

考试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经济学院

考试

S150002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

18

1.0

1

研究生学院

S152001

心理健康教育

18

1.0

2

研究生学院

S150001

科技写作

18

1.0

2

学术理论研究部

S100002

第二外国语(英语)

36

0

13

外国语学院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

学生必须选修。

计成绩,不计学分

S192101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6

金融机构经营管理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8

金融数据分析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09

金融监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11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12

量化投资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3

互联网金融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4

行为金融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4

财务报表分析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2105

能源金融专题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8

固定收益证券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19

保险经济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0

计量经济学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1

金融法

36

2.0

2

经济学院

S190022

博弈论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0024

外汇交易实务

36

2.0

1

经济学院

S192107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

18

1.0

2

经济学院

S1600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0

1

马克思学院

S192106

创新培养实践课(金融模拟)

54

经济学院

竞赛类

经济学原理

36

1-2

跨学科或同等学力

学生必修;计成绩,

不计学分;由导师指定3

会计学原理

36

1-2

货币银行学

54

1-2

证券投资学

54

1-2

开题报告

1.0

3

经济学院

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

1.0

1-6

经济学院

专业实践

4.0

3-6

经济学院

外文应用

1.0

1-6

经济学院

金融硕士(025100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1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2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3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4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5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6

S192104

财务分析报表

36

3.0

2

7

S190006

金融机构与经营管理

36

2.0

1

8

S190008

金融数据分析

36

2.0

1

9

S190009

金融监管

36

2.0

1

10

S190011

企业并购与重组实务

36

2.0

1

11

S190012

量化投资

36

2.0

2

12

S190014

行为金融学

36

2.0

2

13

S190018

固定收益证券

36

2.0

2

14

S190019

保险经济学

36

2.0

2

15

S190020

计量经济学

36

2.0

2

16

S190021

金融法

36

2.0

2

17

S190022

博弈论

36

2.0

1

18

S190024

外汇交易实务

36

2.0

1

19

S192107

金融外文文献阅读

18

1.0

2

20

S192101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36

2.0

1

21

S192103

互联网金融

36

2.0

2

22

S192105

能源金融专题

36

2.0

2

23

S192106

创新实践课程(金融模拟)

54

24

S192181

开题报告

1.0

3

25

S192182

外文应用

1.0

1-6

26

S192183

学术活动(含科学道德)

1.0

1-6

27

S192184

专业实践

4.0

3-6


金融硕士(025100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核心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1

S190001

金融理论与政策

54

3.0

1

2

S190002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

54

3.0

2

3

S190003

投资学

54

3.0

2

4

S190004

衍生金融工具

54

3.0

1

5

S192102

公司金融

36

2.0

1

6

S192104

财务分析报表

36

2.0

2

 

以上内容根据金融教指委规定核心课程六选四,剩余课程加入选修课中。

Copyright© 黑龙江科技大学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