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建党100周年,讴歌党的光辉历程,进一步加强对青年学生的党史学习教育,增强青年学生的爱党爱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展示新时代青年的良好风貌,引导青年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责任,延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经济学院团委精准安排,周密部署,秉持公开自愿原则,择优选定10名青年学生党员和部分学生干部于7月15、16日由分团委书记陈美玲老师、辅导员李笑晗老师带队到绥化市绥棱县开展以“追寻先烈足迹,重走抗联路”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抗联路线第一站
7月16日8:30学习团到县红色文化纪念馆
走进绥棱红色历史文化纪念馆,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以“西征壮歌,抗日烽火”为主题的浮雕,上面生动刻画了当年抗联战士西征的场景。馆内分五个区域,以图文介绍、场景模拟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真实再现了赵尚志、李兆麟、于天放等抗联将士创建抗日武装,英勇抗击敌寇,北满抗联西征,与敌寇誓死拼杀、英勇顽强的英雄篇章。每一位师生心灵都为之深受触动,伴随着讲解员精彩地讲解,既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东北抗日联军14年的艰苦斗争历程以及抗联将士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壮举,又充分地感受到抗联将士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宁死不屈、百折不挠的民族气节。


抗联路线第二站
7月16日9:30郝大干屯战斗纪念馆-打响绥棱抗日第一枪
1936年,郝大干屯战斗打响了东北抗日联军在绥棱县境内的第一枪,在东北抗联史上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不仅为东北抗联1938年西征扫除了前进路上的障碍,奠定了军事基础,还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绥棱人民的抗日决心和斗志。
为纪念这次战斗,绥棱县修建了郝大干屯战斗纪念馆,并在馆内两侧设置了抗联历史展板,而摆放在展柜内的一挺挺重机枪和一张张照片都记录着这段滚烫的红色记忆,同时也凝聚起新时代绥棱人民奋发前进的磅礴力量,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东北抗联战士百折不挠、奋勇杀敌的爱国情怀。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更要不断开拓创新,凝聚中国力量,共克时艰,戮力同心,砥砺奋进,谱写好中国梦的青年篇章。

抗联路线第三站
7月16日10:30援抗纪念馆-同仇敌忾鱼水情深
绥棱人民支援抗联纪念馆位于绥棱县四海店镇,馆内展示了绥棱人民支援抗联的历史故事,展现了绥棱儿女舍生忘死、前仆后继、百折不挠的红色精神。
绥棱人民支援抗联纪念馆的设计模拟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农村的建筑风格,还有我们熟悉的草房顶和木制窗棱。而在长度7米的浮雕墙上,镌刻着绥棱人民支援抗联的缩影。当年在有限的条件下,绥棱人民就是靠着人背、肩抗的方式为抗联运送物资,体现了抗联与绥棱百姓的军民鱼水情。
抗日斗争期间,无数绥棱儿女舍小家顾大家支援抗联部队,彰显了绥棱人民不畏强暴、誓不屈服,与抗联将士一起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血性精神和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今天,这种滚烫的红色印记仍深深烙印在人们心中。绥棱儿女的爱国爱乡热忱,浇铸了抗日战争的铜墙铁壁。绥棱人民为抗日斗争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充分显示了绥棱人民支援抗联,支援抗战的民族精神。

抗联路线第四站
7月16日12:30罗圈甸子突围纪念馆-誓死战斗英勇抗争
罗圈甸子地处海伦与绥棱县四海店交界一带的深山之中,14年抗战,绥棱大地上涌现出众多抗战英烈和经典战役,罗圈甸子突围战就是其中之一。
展馆内,一块块展板、一张张图片描绘的是中华民族在抵御外辱的征程中,革命先烈们奋起抗争、流血牺牲,用血肉之躯构筑起的一道钢铁长城。在新时代的今天,罗圈甸子突围纪念馆已成为赓续红色基因的重要基地,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火热情怀在每名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罗圈甸子突围战的胜利,彰显了抗日将士不畏强敌、誓死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外敌入侵时,团结全国人民奋起反抗、共御外辱的中流砥柱作用,在东北抗战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英勇壮烈的篇章。我们青年学生要将这种伟大的抗战精神凝聚成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联路线第五站
7月16日13:30大青观密营-火速送粮解危难
位于绥棱县半截河林场深处大青观是抗联第六军第三师先遣队进入绥棱后建立的后方基地,抗日战争期间,为抗联保障有生力量、打击日军做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为打破日本关东军计划,彻底粉碎敌人在三江平原全歼抗联的阴谋,抗联六军三师接到中共北满临时省委和抗联总司令部命令,担当西征先遣队向绥棱、海伦进军,与三军先遣队会合,共创抗日根据地。同年6月,抗联六军三师副官长王明贵率六军三师突破围剿,开进了绥棱县大青观林区的大仙堂,并在今天的大青观抗联遗址建立了东北抗联密营群。
东北抗联战士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决心,用赤子般的忠诚与热情,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同日军进行殊死斗争。时光流转,此次我们唱着红歌踏着泥泞湿滑的道路却不及那时危险的万分之一。此次探访大青观抗联遗址是传承红色初心,回溯精神根脉,激发前进动力的不竭源泉。

抗联路线第六站
7月16日15:00白马石抗联西征会师地
白马石抗联西征会师地位于绥棱县四海店镇的白马石抗联遗址,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九、十一军会师地和抗联秘密联络站,抗联多个重要政治、军事会议都是在这里召开的,这里是抗联的重要游击区。
在那山河失色、烽火硝烟的年代,绥棱人民挺身而出,不畏强暴,和东北抗日联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如今,硝烟已散,家国无恙。但绥棱人民的顽强不屈精神和家国情怀却纵横时空,愈发闪耀。绥棱人民十四年支持抗联的风雪严霜,砥砺出威武不屈的铮铮铁骨;绥棱人民十四年抵御外敌的艰苦卓绝,凝聚成百折不挠的浩然正气;绥棱人民历经苦难而生生不息,用生命和热血熔铸的宝贵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一代代儿女奋发图强,不断前进!



此次“追寻先烈足迹,重走抗联路”社会实践,是一次磨练意志的红色之旅,这是一次涤荡心灵的升华之旅,随着重走抗联路越发深入,大家也深感责任与使命愈发沉重。通过重走抗联路,走近抗联遗址,让大家对抗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倍增爱国情,牢记英雄志。感动与感悟的背后,大家深切地感受到,东北抗联精神早已成为一种传承不息的信仰。这种信仰,也将激励着我们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辉遗志,肩负责任和使命,精诚团结,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